欢迎来到中国建设人才网!   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动态

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与人才培养模式

作者:中国建设人才网    来源:建造师    时间:2018-07-16    浏览:次    打印
    (一)基本框架设计
 
    以已经取得的"现代学徒制"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开展订单培养成功经验为基础,借鉴省内外现代学徒制试点取得的经验,进一步对建设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研讨,准确把握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职业能力需求,结合建设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条件要求,确定以二级建造师为职业基本目标,一级建造师为职业重点目标,将培养周期由三年拓展为八年,构建拓展型现代学徒制周期拓展模型,在校三年以学校为主导,毕业后五年以企业为主导.初步设计为"2+1+2+3"共八年的培养周期.同时,将培养目标由能顶岗拓展为一级建造师,构建拓展型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拓展模型,初步设计为"毕业顶岗、二级建造师、一级建造师",实现入学至一流职业人的一条龙培养.根据以上拓展目标,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措施.
建设类高职"现代学徒制"人才培养模式
    (二)试点工作设计
 
    选择市政工程资质挂靠的企业,签订长期合作协议,校企全过程融合.共同商定校企分工职责、不同阶段的参与度、成本投入、人才评价等;共同制订培养方案、教学内容、教学管理、考试评价、学生教育管理;共同开展招生与招工、学习与工作、教学与实践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、资源建设与共享等工作;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第二课堂、第三课堂和节假日安排专业教育、工程实践活动.利用学校EMS信息系统建立校企师生工作平台,开展网络交流、教学与评价.对试点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和评价,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商讨调整梳理,总结出可以在同类高职中推广应用的拓展型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细则.
 
    (三)过程管理设计
 
    实施双班主任和双导师制,全周期实施"传帮带".在校三年,学校聘请企业导师为兼职教师,根据参与的程度给予一定的课时费,毕业后五年,企业聘请学校专职教师在企业兼实职,根据参与的程度给予一定的补助.企业由人力资源负责人兼班主任,随时将企业文化、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利用、企业的发展变化介绍给学生,同时通过全程参与,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,学生毕业后可做到因才定岗和差异化培养.
 
    (四)合作共赢设计
 
    学生入学即是企业准员工,全程接受企业文化教育、享受企业技术资源和企业资助.企业专家是学校的兼职教师,学校教师是企业兼职技术人员,学校教师、企业专家和学生三方结对子,实现三方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.
 
 推荐相关阅读:
 
 

上一篇:市政工程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
下一篇:建设部工程造价师培养途径
热门职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