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适应新经济发展体系,配合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,经国务院同意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意见”),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权益。
一、《意见》出台背景及具体内容
纵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平台经济,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、网约车、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,为劳动者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这也意味着劳动者权益可能会面临新情况。那么为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,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,《意见》随之出台。
《意见》明确了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,指导并督促企业规范用工,依法签订劳动合同;平台企业采取劳务派遣、外包等合作用工方式的,需与合作企业依法承担各自用工责任。
《意见》聚焦当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面临的情况和问题,指出要去落实公平就业制度,健全或完善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制度、休息制度、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、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;要求强化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,建立健全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;督促企业制定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,例如报酬构成、工作时间、奖惩等。
《意见》指出要基于新就业形态,探索合适的服务模式,建立新就业形态下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,促进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培训,提升自我效能,便利劳动者求职就业和企业招工用工。
保障劳动者权益是稳定就业、改善民生、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、应急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单位应高效协作,将此纳入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中,建立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,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司法解释,引导劳动者理性合法维权,督促企业履行用工责任,多向维护劳动者权益。
二、稳操就业基本盘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
受疫情影响,就业压力相当大,而就业形式保持总体稳定,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有力支持,离不开就业相关政策的支持。
据中国建设人才网了解,智能建造、5G数字化体系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,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高,国家为保障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,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、就业政策、教育政策等齐发力,稳操就业基本盘。
其中,针对市场需求,加大技能教育的培训力度,培养高校毕业生,打造高技能人才。技术工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是当前稳操就业基本盘的亮点之一。例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、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等新职业,以高质量就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